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酶工程专家王树岐研究员

酶工程专家——王树岐研究员张天民,袁勤生,边玲(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山东济南)中图分类号:(;31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5—1678(—0372—02王树岐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酶工程专家,在我国最先从事酶化学修饰的研究,一直致力于生化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生化制药等方面成就突出,为酶工程技术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1读书强国王树岐1938年生于辽宁省北镇县。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在东北横行多年,东北人民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父亲曾被抓做劳工,因不堪欺压逃出才捡回一条命,后为了生计卖米,又被伪政府当作经济犯,被捕后施以酷刑。日本帝国主义不准中国人吃大米、用棉花,就是家中有大米和棉花也不行。还把橡子面当成唯一粮食强迫卖给人们,但那是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能够当作真正的粮食,全家人挨饿受冻是常事。虽然生活磨难重重,但父亲始终坚持对下一辈人的教育,说家里再穷也要念书,要长本领,这样才能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负。在目睹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父辈们的坚韧之后,幼小的王树岐逐渐体会到了亡国奴之苦,也逐渐激发r他的爱国之情,形成了读书强国的志向。2艰苦创业王树岐自幼学习刻苦,1957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化学系,他不仅成绩优秀,还担任了化学系学生会生活部长。1960年吉林大学成立生物系,除了在物理系、化学系抽调一部分教师到生物系,也请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部分教师来校兼职,同时在物理系、化学系三、四年级学生中抽调一部分优秀者到生物系做教师。王树岐就是那时调到生物系生物物理教研室工作,参加了当时生物系的建设,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用“C标记化合物研究乙醛酸代谢及大豆光合作用。1962年又调入生物化学教研室,在此期间参加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室、物质代谢实验室的建设,承担物质代谢的实验课教学工作。因组织能力突出,兼任化学系教工团总支委、生物化学教研室团支书记,同时兼任生物化学教研窒教学秘书等职。1969年末插队后1971年王树岐被调回吉林大学。当时吉林大学各实验室由于文革期间的破坏已不能使用,特别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更是破坏严重,此时王树岐负责实验室的重建工作。他带领科研人员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潜心钻研,努力恢复正常的科研教学秩序。在国内率先开展酶(蛋白质、多肽)化学修饰研究,几年间取得众多成果。用肝素修饰尿激酶使其抗原性被解除,延长了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其抗血栓能力明显提高;用右旋糖酐修饰猪胰岛素,用聚乙二醇、右旋糖酐等修饰L.天冬酰胺酶都取得了类似结果。特别是用聚乙二醇修饰£一天冬酰胺酶的方法,使修饰酶活性保留30%以上,而国外仅保留活性7%,此项研究取得了国家专利。此外,还修饰弹性蛋白、修饰淀粉酶、修饰羊生长激素、修饰猪血白蛋白等,都取得很好成果,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解除异体蛋白抗原性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成为生化药物开发的重要方法。这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科研课题组在该领域的成果突出,于1984年被评为国家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王树岐任该实验室第一届副主任,1985年被聘为副教授。1987年吉林大学成立应用技术研究所,王树岐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主要任务是科研开发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所成为吉林大学人均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最多的单位。1996年被聘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在吉林大学王树岐开过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酶学、蛋白质工程、高级生化实验技术、生化研究方法、酶的化学修饰、高级生化原理与技术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王树岐研究员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项,其中有国家七五攻关和九五攻关项目各一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长春第三届发明及革新三等奖。还与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合作承担山东省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03篇.作为主编及编者收稿日期:2006一ll。02作者简介:张天民(1928一),男,山东安丘人,教授,名誉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生化药学,Tel:0531.—1508。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Journal ofBiochemicalPharmaceutics2006年第27卷第6期373参与编写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酶学研究方法讲义》和《蛋白质结构基础》,主编的《酶工程制药关键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待出版。王树岐还积极参与各项学术交流活动,担任中国药学会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生物技术学科组组长、吉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吉林省药学会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生化药物学会协作召集人,吉林省生化制药协会专家组顾问,吉林省生理学会理事,吉林省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被兰州生化药物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1993年任山东省商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现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特邀技术顾问。曾任《中国生化药物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等杂志的编委。3尊师爱生王树岐一直记得自己的成长中有老师的心血。使他热爱科学、渴望知识的启蒙老师张凤乌;引导他走人化学科学大殿堂的赵维权老师;为他打下坚实化学知识基础的陆善华老师;带他进入生物化学领域的颜恩旭老师以及指导他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程玉华老师等,他都时刻铭记着这些恩师的教导,并以继承他们严谨治学、正直为人的品格和努力工作的成绩作为对恩师们的最好回报。虽历经多年,他仍不忘经常探望他们,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老师。王树岐对待自己的学生也是严格要求,注重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全面发展。曾有一位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很好,但对实验不重视,为了给他深刻的教训,实验课王树岐给了他2分,后补考及格。这位学生感受极深,毕业后在科研上很有成就,并特意感谢王树岐老师的教导。他既是位严师,也是位“慈父”。他曾把丢失行李的学生接到自己家住,还多次利用出差的机会看望有困难的学生。他的种种关怀,使学生们能够安心学习、刻苦钻研,他和很多学生现在已成为知心的朋友。4再立新功1998年王树岐研究员退休,后被酶工程实验室返聘,继续从事教学、指导研究生课题工作。2004年担任酶工程实验室与吉林银龙有限公司合作项目负责人,与曹淑贵教授合作进行酶法生产手性2.辛醇的中试研究。在工作中解决了实验室成果放大的不少难题,改进了分离提纯工艺,首先使层析柱可以反复应用,洗脱有机溶剂可以回收。后来又与天津大学合作,改用特殊精馏提纯技术,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避免了原来用柱层析时用大量有机溶剂的易燃易爆危险,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得到合格产品。生产的手性2一辛醇的化学浓度大于99%,光学纯度大于99%,达到国内外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最好水平。生产工艺具有节能、环保、质量高的优点。项目当年投产进入市场,改变了过去手性2.辛醇依靠进口的局面。由于2.辛醇是高级液晶的重要手性原料,因此该项研究成功会推动国内液晶产品及相应的电子产品的发展。现在王树岐研究员依然在忙碌着,忙着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更多的成果和价值,忙着将它们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忙着为自己儿时读书强国的信念继续奋斗。相信他一定会为所热爱的事业和祖国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