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到“专业课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的一半以上”。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是高职高专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开好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关系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1]。由于生化与制药类专业课程内容难度大,抽象性强,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2]。

高职高专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一般为基础课程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一般为1周,主要围绕基础课程的基本操作技能来设计训练,例如化学基本操作、分析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技术等。第二阶段的综合实训为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一般为2周,围绕专业课程技能来设计训练,例如发酵技术实训、药物分离实训、药物制剂实训分别在《微生物发酵》《药物分离技术》和《药物制剂》等理论课程基础上开设。第三阶段的综合实训为毕业专题和顶岗实习前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一般为5~6周,该实训的综合性更强,围绕专业的核心技能展开训练,同时让学生学会项目分析和工艺方案调整,为毕业专题和顶岗实习打好坚实的基础[3]。本文重点探讨第三阶段的专业综合实训改革。

一、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第三阶段的综合实训时间较长,实训内容较多,一些院校在项目的设置、教学和实训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项目内容设置不合理

综合实训项目内容的设置可以按单个项目或多个项目来进行设计。但是往往忽视的是如果实训内容为单个项目,涉及专业技能少,就不能够代表专业技能训练;若为多个项目,尽管项目数多,但会存在重复的技能训练,而其他的核心技能则没有涉及。因此,综合实训项目的设置既要考虑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又要考虑专业核心技能的代表性。

(二)项目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方法是教师把已经设计好的实训内容及步骤的资料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操作、验证,整个实训过于程式化。教师对实训教学的要求也仅限于实训数据和实训报告的完成。这种教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严重约束了学生的自主行为,限制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专业技能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项目管理混乱

当前大多数院校综合实训教师配置仅为一人,好点的院校还配置实验室管理员1名。尽管这样,对一个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环节来说,涉及仪器的维护与管理、试剂的采购、实训操作的示范、纠正指导以及考核,教师人数配置欠缺。如果教师不够,综合实训很难顺利开展与实施。

二、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专业综合实训改革迫在眉睫。专业实训综合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实训内容、实训主体和实训管理,以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改革[4-7]。

(一)综合实训项目内容的改革

该阶段专业综合实训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技术、生物分离技术之后开设,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后方可完成的项目。本项目宗旨以典型药品生产工艺贯穿整个教学内容,以“柠檬酸钙及其片剂的制备”综合性的项目教学为例,进行了综合实训的教学改革。该项目涉及黑曲霉的培养、柠檬酸发酵、分离提取及柠檬酸钙片剂的制备等综合性内容。

本项目内容都能涵盖生化与制药类专业核心技能,如微生物的培养、发酵过程控制、药物分离提取以及药物制剂等,核心技能覆盖率达到100%,而且实训操作时间能在这5~6周内合理安排实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表明本项目设置较为合理。

1.实现项目的多步骤有序操作,综合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由于本项目实施是一个大的综合项目,属于多步骤实验操作项目,项目进展的各个分支是由许多小的步骤组成,会涉及各种仪器设备操作。本项目涉及显微镜、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离心机、真空浓缩仪、真空干燥箱、压片机、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多种仪器设备。有序的多步骤实验操作中,每一项技能操作实验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有趣的综合性实验操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为后续实验具体操作提供了技能储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