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青少年重剑队运动员赛前训练监控的应用
科学的训练监控和身体机能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的提高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而训练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科学的帮助。利用科学的手段来测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运动水平更加有效提高,在备战2016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期间,我们采用一些生化指标如血色素、血尿素和肌酸激酶等指标对南京市击剑队重点运动员训练监控做了一些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南京市击剑队重剑组女子重点运动员10人为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青少年女子重剑队员的基本情况[n=10,(s)]性别 年龄(year) 身高(cm) 体重(kg) 训练年限(year)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目的和任务的过程中,查看了好多对本研究有用的资料,也参考了一些网站上的文章,特别是和击剑项目赛前训练相关的文献。
1.2.2 观察法
南京市击剑队女子重剑组备战2016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前的重要训练期间,利用生化指标对队员们进行了全程的跟踪,根据训练中的机能反应调整了训练方案。
表2 各个阶段青少年女子重剑运动员生活指标均值Hb(g/dl) BUN(mmol/L) CK(U/L)基础值 13. 4. 185±22第一阶段 13. 5. 403±68第二阶段 12. 8. 557±72第三阶段 13. 6. 352±54
1.2.3 访谈法
为了更好地提高训练质量和赛前强化期训练科学监控等问题咨询了有关的训练专家,受到很大启发,同时经常和所带运动员谈心交流训练中的训练体会,这些经验和也为训练负荷和强度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1.2.4 数据分析法
对测试的生理生化数据进行整理,选取血色素(Hb)、血尿素(BUN)、血清肌酸激酶(CK)这3项血液指标,测试数据由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提供。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由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规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分析与讨论
2.1 对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阶段安排的分析
击剑项目特点是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项目,其动作结构是多元变异组合,比赛是以对手的身体规定部位为攻击目标。重剑的有效部位遍及全身,要求攻防转换速度快、进攻路线短、转移小而快、自我保护强。击剑项目中包含快速移动、短促而复杂的攻防动作,其特点是强调动作的速度和爆发力,因而以ATP-CP系统供能为主,但击剑的比赛时间较长,一般每局超过5min,所以,有氧能力是保证长时间有效完成动作的基础。
南京市青少年击剑队重剑运动员都是业余体校的队员,还处于青少年儿童发育时期,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击剑运动员开始训练阶段是以加强小肌肉速度耐力与专项基本技术能力为训练的重点。然后不断提高专项技术的训练和提高上下肢肌肉速度耐力,这些方面的提高就是赛前强化期训练的主要训练方向。
在赛前强化训练期,我们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训练手段,赛前一个月至一个半月训练方式:(1)专项训练。个别课、实战和双人练习为主,以纠正动作,战术训练,条件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副。(2)专项素质。步伐强化,快慢、长短、弓步强化等,实战中的交锋能力加强。下肢长短距离的负重跑跳,上肢的快慢变奏发力等。(3)素质训练。速耐力,有长短距离的转换跑,也可以上肢、下肢借器材的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柔韧性与协调性练习等。一般做4组左右,个数20左右,每个练习不同,根据队员年龄大小,承受能力大小随时增减,跑步一般短的10个左右,中长的2,3次,长的1,2次左右。蹲跳,反应跑等在场地做的,长度为剑道长度,20m左右。
我们将赛前准备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准备期,包括身体的综合能力和速耐力及力量训练;第二阶段,专项素质与能力阶段准备期;第三阶段,赛前专项技术准备期。
2.2 对跟踪监控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2.2.1 赛前准备期前各项基础值测试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女子重剑运动员在备战大赛初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正常,血色素指标为14.2g/dl,血清尿素氮为4.42mmol/L,血清肌酸激酶为185U/L。从这些指标看,大赛专项训练前,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正常,为做好赛前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2.2 对赛前准备期各训练阶段血色素变化情况分析
在赛前强化期的训练过程中,女子重剑组各训练阶段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出随着训练量和强度的增加,血红蛋白的浓度可能会降低。同时在进入第二阶段专项素质与能力的训练时,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逐步加大,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浓度降到最低,为(12.)g/dl,而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中出现血红蛋白浓度最高的现象,为(13.)g/dl,这可能和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注意到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关。在整个赛前练过程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都没有低于11.0g/dl,相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运动员来说,处在比较理想的训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