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全国人大代表杨尚真:国家要加快药食同源中药论

人民论坛网5月27日讯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的预防医学观点,虽其距今时代久远,但其对后世影响深远、含义深刻、意义重大。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尚真向大会提交建议,加快药食同源中药论证,推动中医治未病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尚真在分组讨论会上

杨尚真代表介绍,未病先防,即是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既病防变,则是救其萌芽,截断轻症,防止加深加重;瘥后防复,力求恢复体质,防止旧病复发。这一理论一直指导着后学,如唐代孙思邈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依此养生治病,可以节约养生治病成本,产生良好治疗效果,体现了中医治病强身的智慧。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医院推出预防保健服务的治未病中心(科),13年过去了,在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中,治未病中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并未能发挥到极致。究其原因,一是治未病未能进入医保报销程序;二是治未病中心未能摆脱中医院独立发展。因为,医院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治病救人。预防工作摆不到重要位置,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从治未病的技术层面看,中医治未病中的预防保健养生产品比如治未病膏方、茶饮等仍然属于中药,所以离不开医院。离不开医院,所以就限制了发展,未能够在社会上多途径多渠道广为传播。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未病先防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尤其显得突出,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能够使得上力的只有中医中药。但是,其中很多的预防方、预防茶饮,康复方使用了中药,故只能限制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因为是药,所以不能够长期服用,这样限制了使用时间。但是,其实这些茶饮配方中药大多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大部分都可以作为药食同源中药管理应用的,由于缺乏认证,其中许多地方发放的预防茶饮其实也是特办特批的。故而影响了应用范围,一定程度影响了疫情防控。如果对于这些中药提前进行药食同源论证,必将扩大防控范围和效果;同时也能极大地推进治未病中心发展。

现行市面上,对于人体机能有调节控制作用的物品有药品、食品、保健品,其中食品有普通食品和药食同源中药食品,杨尚真代表说。

杨代表在建议中指出,所谓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很显然,中药是完全当作药物管理的。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记载中药365种,根据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立为3卷分别论述。卷一为“上经”,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卷二2为“中经”,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本中经”。卷三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可见,中药本身分上中下三品,分大毒常毒无毒,三个层面来作用用于人体。因此,要区别对待,事实上国家已经主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食品中又有了普通食品和药食同源中药食品。

他说,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谓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所以,药物是以治病为主,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虽然,食品不能以治疗具体的疾病为目的。但这并不排除食品有改变体质、强壮身体等滋养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充分运用于中医治未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