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从热销榜上的《生化变种》开始,聊聊 Furry 的定

作者:药荚

篝火原创,转载请征得同意

如果各位对几年前 THQ 发行的《暗黑血统3》还有印象,应该都记得这个游戏在质量、口碑与销量等方面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当时本作开发商 Gunfire 的老板的态度也很坦诚,公开表达了他对于这款游戏的期望 —— 『只要卖个 10 万左右,我们就算是盈利并准备开发续作了』。

会这么『没信心』,其实也没啥好奇怪的。包括整个THQ对于旗下发行游戏的方向,都是走的这一种小成本(并且卖全价 60 美元)、5~7 分质量没打算能赚很多的商业策略。他们对于每个项目的预期都不高,也没打算花太大心思认真做好。

反正就算口碑和销量砸了也不心疼,万一冤大头集中涌现,让这些东西变成爆款了那就爽到。

很显然,近期《生化变种》差不多就实现了 THQ 这种小本买卖撞大运的商法。游戏发售后不仅首周荣登了 Steam 全球热销榜首,在英国实体销量榜上也是名列前茅。对于一个工作室规模只有 20 人,投资低廉质量一般的游戏来讲已经很成功了。


媒体玩家双双喷,但就是卖得很好

由于《生化变种》的开发组都是雪崩工作室跑出来的,所以遗留了这家公司很多毛病。游戏各方面都做得很粗糙,内容也只是个东抄西借的庸俗产品。然而它却在公布之初、到发售这几年间将其噱头宣传得很到位 —— 玩家扮演的主角是一只可以自定义毛发等外观属性的...呃,拟人浣熊?

所以你看,关于本作的『财富密码』并不算复杂。如果不考虑因为临时工而15块钱就入手的话,那么大多数愿意以高昂价格购买《生化变种》的,基本都是冲着『可以在开放世界里操作一只毛茸茸』去的。

对,这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场针对『福瑞控』营销的胜利。而刚好最近『啥,福瑞控是吧』的梗也扩散范围也不小,就顺便来聊聊这个已经不算特别小众的亚文化产物吧。

定义与演变

福瑞控这个词,想必各位最近在国内一些平台、社群中经常能看到。其实这词汇就是英语『Furry』的谐音 —— 于近代流行于欧美亚文化领域里,对于拟人化虚拟动物形象的喜爱而来。不过比起这个玩梗用的谐音词,在中文圈里与其对应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兽迷』(Furry fans)。


其实在主流文化里看过的人应该不少

通常而言,Furry 里的拟人化主要集中于将毛茸茸的动物,用卡通/动漫/二次元的美术方式呈现。在面部表情,四肢灵活性、智能表现乃至三观等方面,这些角色呈现出来的样子大多数情况下都与人类无异。

在许多西方近代主流文化作品当中,从来都不缺各种动物拟人化形象的塑造。随便找点动画/漫画都可以看到,他们很喜欢将各种动物(尤其是哺乳类)以倾向于真实人类的行为/生活/观念等特征去描述。许多脍炙人口、在全球范围都备受喜爱的动画作品更是不缺类似形象。

不过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上面这段常规解释,时效性是不是早就已经过了。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讲,如今关于 Furry 也没人能说自己有资格给它下一个权威的定义。随着 Furry 文化与社群传播越来越广泛,当它被推到了主流视野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更多元的解读。

当然了,这里排除其中『绝对不是 Furry』的方式也并不困难 —— 单纯只是用卡通画风描绘的动物不算数。至于那些戴个兽耳发饰的二次元萌妹子(案例:各种日式猫耳娘),你要是故意将她们算进去那更是能把福瑞控气个半死。


这个绝 对 不 是 Furry

其实就算是 Furry 圈子,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对于形象定义上的争议。一般来讲,在原教旨主义者眼里比较关键的一点,是人们应该遵循其衍生 Fur(毛皮)的名称原意 —— 即毛茸茸(Furry)的外貌特征。因此,对于Furry的创作时只能限制在『有毛的哺乳动物拟人化』这个范例里头。

然而,在对这个概念做出一个具体的解析过程中,欧美文化圈为其创作了一种看起来很玄乎的理论 —— 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大意指的是人类这种高等智慧体的外貌特征、人格情感与习性融入到到非人类生物(甚至可以说物体)身上。简单来讲就是讲人类的灵魂赋予到非人类的存在上,形成两者共存的一种虚拟形象。

如果是遵循于这个基础,那么 Furry 的范围就可以扩展不少。这也是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哺乳动物的拟人化,包括龙人、蜥蜴人等爬虫类形象也占据了相当大的粉丝基数。甚至于宝可梦里的超梦,沙奈朵等非现实存在的动物拟人,也可以被算在这个领域里。